日期:2024-07-11 来源:武汉未来科技城
7月11日晚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“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”走进湖北,报道我省立足特色优势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马蹄莲等光谷地标亮相。
11日上午,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这组报道全文,深入展示湖北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、新成果。其中,用超过8分钟时长,以特色短片+专题采访的形式,报道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果、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亮点案例。
相关报道全文
主播何岩柯:全面深化改革,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务必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五次到湖北考察,其中有三次都亲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,也就是“中国光谷”,并称赞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。在持续且强劲的改革力量推动下,目前,光谷已经形成了“光芯屏端网”产业集群,带动湖北省光电子产业规模接近万亿。
改革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。从中国第一根光纤迸发的一束光,照亮了一座科技创新之城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光彩。
十多年来,光谷企业数量从1.7万家增加到14万家。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代化进程中,光谷一直在探索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,而这也正是湖北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大特点。
湖北是科教大省,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。同时,湖北也是全国八个拥有全部工业大类的省份之一。以省情为基础,湖北以“用”为导向,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形成湖北创新驱动发展的硬核竞争力。世界最先进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实现国产化的过程,就是这种创新机制下的一个典型案例。我们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。
记者金珠:所谓三维五轴,简单来说就是可以360度旋转、连续切割,是世界激光业内最顶端的机床。12年前,三维五轴激光机床生产技术还完全被国外垄断,应用场景很少。2012年底,光谷高科技企业华工科技在和下游企业接触中发现,大家都在谈论新能源汽车。华工科技敏锐地意识到,新的产业需求,让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的国产化,势在必行。
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:新能源汽车一个重要的痛点,就是汽车因为是电动,所以必须减重,减重就必须用高强钢板,高强钢板用传统加工的冲床,是没法完成的。后面我们就立项,只有用激光三维五轴这种三维加工,才能实现客户的要求,让我们认识到企业的发展,也应该以应用为导向、以市场为导向,对我们(企业)研发方向和立项,给了很大的战略指导性的作用。
武汉锐科激光副总经理李杰:如果没有像华工(科技),没有去提出这种对产品技术高的要求,以及行业特殊性,我们可能不会有这种牵引,从底层技术开始进行突破。那个时候功率从几十瓦到五百瓦、一千瓦不得了了。但是后面随着整个技术的突破,能够达到几千瓦、几万瓦甚至十几万瓦。
记者金珠:随着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的国产化研发不断推进,政府支持华工科技等3家链主企业牵头,先后组织了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,产学研深度融合,让创新链不断延伸。
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:华工科技整个就是做整体设计,高校在一些核心的单元器件方面,做一些原理机理的研究,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我觉得创新的针对性更高、效率更高。
记者金珠:经过几年的努力,2022年,100%国产化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问世,设备性能很多方面优于国外品牌。比如汽车B柱切割一般可以在42秒钟,这台机器可以优化到38秒钟,打破垄断的同时,迅速占领市场。
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:国内占有率大概70%以上,总的销量在全球应该排第一。
记者金珠:在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生产园区6公里以内,已经有20多家供应商布局,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最近,国产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上又装上了AI智能诊断系统,未来一年,AI系统将达到中级工程师的水平,而这得益于另一家链主企业在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。
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田茂胜:人工智能这个大模型,引入到我们这个数控系统里面来,那么它确确实实应该说是做了很大的一个贡献。我们讲,我们要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。
主播何岩柯:湖北正一步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。从2021年起,10家湖北实验室推进建设,大多围绕光电子、汽车、大健康等现代产业集群来设置。今年,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率先上线运行,2023年,湖北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数量,位列全国第一。